文:李中铄
近年来,随着区域协同发展和边境开放战略的持续推进,地处东北门户的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正逐步成为区域经济活跃地带。在这一背景下,作为地方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协会的作用和影响力日益凸显。
该协会以“服务企业、推动发展、共建共享”为基本理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组织体系和广泛的会员网络,覆盖房地产、制造业、建筑工程、科技服务等多个本地支柱行业。其职能涵盖信息交流、政策咨询、市场推广、专业培训、对外合作等多个维度,为区域企业提供了一套结构化、系统化的支持机制。
近几年,协会持续通过实际行动拓展自身影响力,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企业交流与公共服务活动。2021年举行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协会女团”首次活动,打破行业壁垒,汇聚区域内女性企业管理者,通过共建资源网络,推动女性力量在企业与社会中发挥更大价值。202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则围绕女性赋能、家庭与企业平衡等议题展开,增强了企业文化的温度与包容力。2023年举办的“女神健康幸福由此(齿)开始”专题讲座,结合健康科普与企业人文关怀,体现了协会对企业成员健康与心理福祉的关注。
与此同时,协会还发挥平台协调作用,积极对接政府部门与会员企业,帮助企业准确理解边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精准配置。在2020年召开的“互市贸易交流座谈会”中,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协会联合各类边贸企业就通关便利化、物流协同及跨境合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助力政策落地和企业实际难题的解决,充分体现出其作为企业与政策之间桥梁的功能价值。
除了常规服务职能,协会还在探索更深层次的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例如,与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校企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共建、实习岗位对接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本地中小企业的人才供给链条。这种合作模式也为地方经济体与教育系统之间的高效互动提供了新范式。
(图:刘文磊会长与于宏国院长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企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协会不断延展其职能边界,通过精细化服务与资源整合能力的持续提升,已在本地企业服务体系中建立起较强的协调力与辨识度。其组织模式与运营机制正在区域发展格局中发挥越来越明确的功能性定位,也为其他边境经济体探索企业联合体建设路径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