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晚,经过5天7场赛事的精彩角逐,广东省第十三届少儿艺术花会闭幕式暨颁奖晚会在东莞市文化馆星剧场举行,广州市共收获20个奖项,成果喜人!
广东省少儿艺术花会于1986年创办,每三年举办一届,设有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的少儿艺术专场比赛,以及涵盖美术、书法、篆刻、手工制作类别的少儿美术书法展,是全省少年儿童展现艺术才华、激扬文化自信的精彩舞台。
经过角逐,本届花会,广州市舞台艺术类(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参赛作品获得3金、6银、2铜,美术书法类参赛作品获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
自3月以来,广州市陆续开展少儿艺术作品征选工作。一方面积极组织省聘作者、省创排基地创作排演少儿舞台艺术作品;另一方面,组织全市少儿美术书法作品征集活动,最终评选出总共29件作品(17件舞台艺术类作品、12件美术书法作品)推选参加本届花会。与此同时,省总工会也推荐了广州市1件舞蹈作品报送参赛。
在竞争激烈的舞台艺术类赛事中,广州金奖作品亮点纷呈。由广州市文化馆、海珠区文化馆、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艺术团共同参与创排演出的表演唱《粤疆遇见》,巧妙融合粤疆两地音乐元素与文化意象,展现民族团结;番禺区星海青少年宫创排的两个舞蹈节目中,《最后一球》以乒乓球运动为载体,生动诠释拼搏向上的体育精神,而《獴獴热土》则以童趣肢体语言描绘动物族群互助,传递团结与生存主题。
《粤疆遇见》
《最后一球》
银奖作品同样可圈可点,天河区文化馆、广州巡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排表演唱《一道弯又一道湾》,以湾区地标意象唱响文化交融与家国情怀;李绮君音乐工作室、广州市花都区文化馆创排表演唱《西塘西》,带领听众走进西塘,领略好风光;广州市文化工会广州文化馆委员会、广州尚雅荟少儿舞蹈艺术团创排舞蹈《棕榈树下》,让孩童与岭南树影共舞;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越秀区星心汇艺术培训中心有限公司共创舞蹈《激情速道》,展现速滑少年勇往直前的追梦风采;海珠区文化馆创排舞蹈《在他乡的日子》则带大家回到了百年前留学幼童眼中的风云变幻;广州市文化馆少儿语言艺术团创排戏剧《小青石》则蕴含“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哲理。
《獴獴热土》
获铜奖的两个曲艺类作品也都各具特色,如广州市文化馆少儿语言艺术团、广州市天河第一小学创排的《花狐狸的心思》,通过幽默讽刺的情景快板讽刺急功近利现象,荔湾区青少年宫创排的《童谣声声》带观众领略广州,传承岭南文化。
《动物乐园》
《节録画禅室随笔》
美术书法类获奖作品也是种类丰富。一等奖由油画棒画《动物乐园》和行书《节録画禅室随笔》领衔;二等奖有版画《羊城夏韵·童画时光》、楷书《经典古诗文》、篆书《毛泽东诗词二首》;三等奖则有中国画《祠堂夏夜》、中国画《岁月静好》、篆书《节选<滕王阁序>》和碑刻楷书《爱国诗词八首》。
近年来,广东省高度重视群众文艺创作,依托国家“群星奖”、省群众艺术花会、年度作品评选等重要平台,充分发挥群众文艺创排基地孵化功能与省聘群文作者示范引领作用,遴选公布“粤美乡村文化指导员”“艺美乡村文化社团”,着力打通“创作—编排—演出”全流程,建立健全常态化作品研讨与打磨机制,为培育群众文化创作人才提供了厚实土壤,精品力作不断涌现。在今年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第二十届群星奖评奖中,广东就有包括广州市选送的《最后一球》在内的8个作品入围终评,正是这一机制成效的有力体现。
面向未来,广州市将继续发挥好省市共建平台与机制的优势,用好用活群众文艺创排基地,支持省聘群文作者深耕本土、带动创作,持续擦亮“羊城之夏”等本地品牌活动,进一步完善从创作孵化到成果展示的全链条服务,不断激发群文创作活力,努力推出更多反映时代精神、富有岭南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少儿艺术精品,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作出更大贡献。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中城网稿件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城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城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